第二次按摩完,下颚线就出来了,脸颊两边的线条都是向上提拉的,就是到了现在每天睡前我都会用它在脸上按摩10分钟,来保持脸部的紧致状态。
较为年轻(40岁以下)的且体重超标较多的(如超出30斤以上),减肥速度可以稍快一些,比如每月可以减7至10斤。这样每天的体重数据才是基本可比的。
与这些原理不相关的内容,也与减肥无关。多穿衣服是重点,这样可以防止感到寒冷,因为如果感到寒冷,很多人就认为是吃得太少、热量摄入不足,于是不知不觉中增加了饮食量,从而导致不能减肥甚至体重回升。记住:只要合理饮食就可以了,其它都不需要。很多人在减肥期间不知道吃什么好,也把握不好饭量。没有一种食物可以越吃越瘦(除非是变质或有毒的食物)。
在考虑怎样减肥时,只需要记住:要合理正常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同时减少热量摄入,如有条件可以适当增加运动量(但这不是必需的)。这种情况依然可以按照各个期间的指导。2023年3月,世界肥胖联合会发布的《2023年世界肥胖地图》显示,预计到2035年,全球将有51%的人口,约40亿人处于肥胖或超重状态。
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与诺和诺德、礼来GLP-1均有所不同,属于GLP-1/GCGR 双重激活剂。美国制药行业对于政府施行IRA法案带来的药企利润削减,几乎所有药企都将利润缩减将会迫使他们放弃开发突破性的新疗法为博弈点,向政府施加压力。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欧洲国家,已经认识到肥胖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并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究和治疗。10天后,另一家药企巨头施贵宝也以违反美国宪法修正案的理由,将美国政府告上了法庭。
2013年美国医学会(AMA)认可了肥胖的疾病身份。倒不是对GLP-1靶点的减肥药有什么成见,其实趋于功利化的药研和各种市场行为,很可能预示的是药王们正在步入黄昏
药研巨头扎堆GLP-1靶点早已进入白热化。1959年FDA就批准安非他命用于短期治疗肥胖症,后来风靡全美成为最常用的减肥处方药。2014年诺和诺德的利拉鲁肽获FDA批准用于治疗肥胖症,自此开启了GLP-1受体激动剂用于减重药物研发的大幕。《多肽链》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据巴克莱银行估计,未来10年,全球减肥市场的价值可能突破1000亿美元。
如此操作,默沙东不是第一个,施贵宝也肯定不是最后一个。在此消息影响下,A股司美格鲁肽概念股持续发酵,包括诺泰生物(.SH)、圣诺生物(.SH)、华东医药(.SZ)、翰宇药业(.SZ)等公司股价均出现一波上涨。不论当初是无心插柳还是有意为之,如今利拉鲁肽已成为全球累计销售额最高的GLP-1激动剂。只是眼下美国国内摁不住的通胀和史无前例的债务压力下,美国政府不得不狠抓节流工作。
利拉鲁肽减肥针甚至被视为拉动诺和诺德近几年全球业绩增长的关键。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以及政府对医疗行业的监管加强,减肥用药市场开始逐渐有了明确的定义。
IRA中药价谈判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IRA计划的入选药物必须给到25%—60%的最低折扣。更重要的影响在研发端,提升研发成功率和效率对药企来说将变得更加关键,响应的研发投入将可能会减少。
这似乎又是不可避免的。但利拉鲁肽还不是GLP-1靶点在减重减肥适应证上的高潮。目前,全球已获批的减肥药物中,批准用于减肥的GLP-1受体激动剂的利拉鲁肽注射液和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均是诺和诺德旗下产品。6月6日,默沙东一纸诉状将美国政府正在推动的IRA法案,再度推上了风口浪尖。图片信源:浙商证券GLP-1的靶点扎堆,药企们醉翁之意在减肥。2023年3月,世界肥胖联合会发布的《2023年世界肥胖地图》显示,预计到2035年,全球将有51%的人口,约40亿人处于肥胖或超重状态。
此外,斯利康、勃林格殷格翰等均有相关产品管线。也因此,在创新药研上越来越多的结果会功利化,比如靶点扎堆、多适应症开发都是如此。
诉状上,默沙东言辞直指IRA关于药品定价改革的部分,违反美国宪法修正案,使制药商被迫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对相关药品进行谈判……。此后FDA虽然又批复了,氯卡色林和芬特明、安非拉酮三款减肥药,但较大副作用和成瘾性导致这三款药物要么在美国本土禁售,要么被限制使用。
贰| 市场刚需的召唤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将肥胖定义为疾病。但这或许恰是药王们黄昏来临的征兆。
丽珠集团在投资者问答表中披露,去年下半年公司的司美格鲁肽已获得临床批件,正在全力推进产品的临床工作,目前该项目进入临床三期阶段,计划于今年完成入组并推进相关试验。如果失去利润空间,药企也会本能地压缩创新疗法的研发动力。所以,减肥可是一门大生意,半个多世纪前,减肥药就开始被人们所关注。不要忘了资本的逐利本能。
然而,这是药企巨头们对美国医药控费措施的普遍反应。在国际上,减肥用药市场通常被定义为一种专门针对肥胖或超重个体的医疗干预。
随着新的研究成果和数据的出现,以及国际上对于减肥药的接纳,国内的药监部门对进口和国产GLP-1类药物的报批适应证试验和上市的态度似乎逐渐变得开放,但从新药安全性等角度考虑,国内审批依然会很谨慎。而在国内,过去对减肥用药的监管相对宽松,但近年来国内药品监管机构正在加强对减肥用药的监管,要求药企提供更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
而在刚刚的6月28日,礼来的口服减肥药(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获批国家药监局药品评审中心(CDE)的临床。不过,这对于中国创新药企而言,却可能带来一轮发力的机会。
凭借着司美格鲁肽120亿美元的全球销售额,诺和诺德公司业绩和市值飙涨,将辉瑞、礼来、默沙东等一众老对手,甩在身后。也是安非他命的成功刺激了更多药企加入减肥药市场的竞争。不管是俄乌战争带来的供应链缺损,还是需求太过旺盛导致的断货,反正以减肥神药出圈的司美格鲁肽有了饥饿营销的味道。过去,减肥市场通常与保健品和营养补充剂混淆。
在单靶点布局方面,华东医药和上海仁会生物相关药物研发进度领先,其中华东医药还在开发具有双靶点和三靶点的药物。诉求很明确,阻止政府在2026年对其明星产品进行不公平的价格谈判。
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欧洲国家,已经认识到肥胖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并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究和治疗。《多肽链》原创出品作者|王金星从早先的304B药品折扣计划到拜登政府的降低通货膨胀法案IRA,美版集采面对的是拿起法律武器的药王们。
2021年的时候,阿斯利康在一场反集采的诉讼中,赢了美国政府,后来的礼来也同样取得了胜诉。默沙东、诺华、辉瑞等一长串超级药企的高层相继公开指责IRA,认为IRA实施不利于药品创新研发,并希望采取措施进行阻止。